今年是我从事公益活动的第13个年头。这些年,我一直关注孤困儿童,期望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里。
13年前,我在一家工厂当学徒。那时候,每逢周末放假,我就和同事去打电子游戏。可没过多久,我就觉得,打游戏挺没意思的,人生不该这样度过。
于是,我通过网络找到了一家公益组织,并成为一名志愿者。
那时候,我经常坐车到沧州各县(市、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接触到不少孤困儿童。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事实孤儿,有的来自单亲家庭,也有的来自服刑人员家庭……家庭变故、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这些孩子面临困境。
很多年以前,有一次我去探望一名孤困儿童。临行前,我大致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孩子的父亲是个残疾人,母亲、哥哥、姐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可是,当我走进她家时,我依然吃了一惊,屋子里漆黑一片,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走访结束后,我们很快就将她定为长期资助对象,并为她家改造了房屋、添置了新家具。
十余年间,像这样的孩子,我们先后资助了70多个。如今,很多曾接受过我们资助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其中有不少加入到了志愿者行列。
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但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因为缺乏关爱,很多孤困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多年的帮扶经验告诉我,对孤困儿童的帮扶,不应只停留在经济资助上,还应当注重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去年10月,沧州市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协会泊头团队正式成立。我们一边招募志愿者,一边为孤困儿童提供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
我们相信,爱心可以化解很多问题。
志愿者每个星期都与帮扶儿童见面,陪他们逛街、聊天,听他们说一说生活中的琐事,为他们的内心注入更多正能量。逢年过节,志愿者还会把孩子们带回家里吃“暖心饭”,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如今,沧州市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协会泊头团队已有志愿者200多人,先后帮助20名孤困儿童走出困境。平日里,大家除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之外,还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和经验交流会,学习社工学、心理学知识。
帮扶的路还很长。我们会继续用心陪伴需要帮助的孩子,用爱敲开孤困儿童的心灵之窗,让更多阳光照进他们心里。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大家一起为孤困儿童的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