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5日
第05版:05

AI

时代 找到自己的“无可替代”

素 心

当深圳政务系统里70名不知疲倦的“AI公务员”将公文处理效率提升90%,并且不断电就不“摸鱼”;当资深程序员发现AI生成的代码错误率远低于三年从业者;当私募基金经理借助AI,将决策响应时间从45分钟压缩至7秒……一个根本性命题正在叩击人类文明:在这场空前的人机共舞中,我们是否还能“不可替代”?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各行业纷纷开足马力,“抢滩登陆”拥抱AI。

与此同时,具有“耳聪目明”的感知能力、“身手不凡”的行动能力、“创意无限”的学习与创造能力的AI,正给人类带来“饭碗不保”的职业焦虑、“价值贬低”的社会地位焦虑、“失控风险”的伦理与安全焦虑。

回首来路,工业革命并没有消灭普通人,只是淘汰了不会操作机器的工人。技术革命的本质,从来不是消灭人类,而是重塑分工。人类进步需要科技的进步,有了望远镜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有了汽车我们才能跑得更快。AI的确会让部分低技能岗位变得不重要,但它也在加速推动行业整体向更高效、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势不可挡。

要知道,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固化的认知。当多数人还在争论AI会不会取代人类时,先行者已经快速将AI转化为“认知杠杆”,未来的竞争势必在能“快速找到机器智能与人类特质结合点”且“让AI更好地为我所用”的人之间展开。

技术从来不会取代人类,但是会取代不懂技术的人;AI不会完全取代职场上班族,但会淘汰不懂AI的人。

拥有人类迄今最强“超级助理”的我们,会变得更弱还是更强,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都有机会成为既不被技术淘汰,也不盲目追逐技术,而是清醒地驾驭AI扩展自身能力边界的全新自我。

站在科技洪流中回望,从青铜器铭文到AI,人类始终在用工具改善生活。当AI可以承担起重复劳动,帮助我们应对海量数据、繁琐重复工作时,我们就可以专注于创造、复杂决策、情感洞察,这才是最具潜力的形态。

人性最难被替代。

当收银台后的机械臂递来AI精准复刻的玫瑰花图案咖啡,但咖啡店员手写在杯底的那句“今日晴”便签,才能让人会心一笑;硅谷工程师在教会AI写代码后,却开始重新练习素描。他说:“当AI能解决所有技术难题时,我突然发现小时候画恐龙时那种‘霸王龙该有彩虹色羽毛’的天真想象力,才是人类创新真正的永动机。”

原来,这些代码无法复制的生命律动,才是照亮智能迷雾的永恒星光。

AI时代真真切切地来了。既然拥有了强大的工具,就去更好地让它为我所用。毕竟,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它。

当全新的纪元开启,每个找到“无可替代”的人,都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5-02-25 时代 找到自己的“无可替代”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6609.html 1 AI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