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推开老屋那扇沉重的木门,檐下便传来几声清脆悦耳的燕子呢喃。抬头仰望,一对燕子正忙碌于去年的旧巢边,衔来新泥细心修补着冬日留下的破损。它们黑色的羽翼,在仲春的晨光中闪烁着青蓝的光泽,剪刀般的尾羽划破薄雾,黄黄的小嘴衔着盈盈春光而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的词句蓦然涌上心头。在老家,人们亲切地称燕子为“年年客”,这客人无须邀请,年年春天都会准时造访寻常百姓家。记得我七八岁时,邻居杨二爷家的屋檐下,燕子们竟筑起了三个巢穴,每日清晨,唧唧喳喳,热闹非凡。我好奇地问杨二爷:“二爷,您家的燕子怎么这么多?”杨二爷爽朗一笑,说:“我家有幅图,燕子来去都离不开它。”说着,他用烟袋指了指影壁墙,狡黠地笑道:“你看,那就是。”我对他家影壁墙上的《燕归图》再熟悉不过,图上一群燕子鸣叫着飞上翠柳。我半信半疑地问:“燕归图就能引得真燕前来筑巢吗?”杨二爷神秘地笑而不答。
早春的乡村一片繁忙,家里家外都忙个不停。田野上,返青的麦苗正值开春浇头水的好时节,那清新的麦苗气息,湿漉漉地扑面而来。附近的梨园里,洁白的梨花已挂满枝头,宛如一片香雪海。这样的美景,自然吸引了爱好踏青的城里人,他们或三三两两,或组团而来,既节省了去外地旅游的费用,又收获了内心的兴奋与满足。原来,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我年轻时曾做过梨农,虽然对梨花早已司空见惯,但离开农事已久,再见到这梨花,也是惊喜交加,不禁吟诵起苏轼的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我感觉,老家的梨花总比别处开得早些,仿佛在与燕子竞赛,看谁先把春天带到人间。
村头的几间老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四周高大气派的红砖瓦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破败。然而,这却是闻名遐迩的武术大师刘云樵的故居。几位老人正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意,谈论着遥远的往事。屋檐下,几只紫燕呢喃细语,衔来一根根枯草,认真地修补着去年的老巢。刘云樵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上世纪90年代,他两次到访大陆,本有机会回到老家,他的老伴和一双儿女已苦苦等了他近半个世纪。然而,在台湾已成家的他,却没有勇气踏入老家一步。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不知刘云樵先生是否记起过这句诗?但内心的纠结、愧疚与遗憾,他肯定是有的。这一切都因他在台湾的突然去世而成为村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来到村子中间的地标式建筑“都督府”,这是清代建筑,民国江苏都督刘之洁的故居。原本气派豪雄的建筑,如今已破败不堪。走进这座老屋,檐下的燕巢格外醒目,几只刚刚归来的燕子在我头顶鸣叫盘旋,似乎在抗议我贸然闯入了它们的领地。我在老屋和枯草丛生的院子里徘徊,感叹着世事沧桑。从这座老屋走出去的精英人物,如同远飞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倒是这些燕子,成了这里的新主人。“泥新巢燕闹,花暖蜜蜂喧。”燕子不仅是春天的使者,也是这座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名人故居”的老屋的守护者。
我又见到了村西河上的那座桥。这条河上的桥历经数百年,多次修建,数易材质,直至1989年5月建成了这座钢筋水泥桥。原来的桥是用青石条砌成的,人们称之为“燕归桥”。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桥下的河水泛着一点儿蓝,欢快地流淌着。听村里的老人说,最早的那座石桥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有位进京赶考的举子,在桥边救了一只受伤的燕子。第二年春天,那只燕子竟带着一群同伴回来,在桥边的老屋檐下筑巢。从此,这座桥便有了“燕归”的美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少有人再知道“燕归桥”的故事了。我思忖,这故事定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无论是编故事的人,还是历代口口相传的人们,或许都在心中寄托了一份朴素而美好的情感。
我抬眼望向河两岸的柳树,听着春风拂过枝头的沙沙声。树上的柳芽已冒出嫩绿的小脑袋,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忽然,一只燕子掠过树梢,嘴里衔着一根枯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笔下的春意,在千年后的乡野依然鲜活如初。燕子择善而居,眷恋着这片土地。它们的到来总是伴随着梨花的绽放,构成春天最动人的风景。
春燕衔泥春来早。燕子声声里,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农人们望着燕影,知晓春耕播种的时节已到。田间地头,早已不见传统的牛哞马嘶,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机械:犁田、施肥、下种,每一项农活都与燕子的翩跹伴飞相映成趣。旋耕机翻起泥土的波浪,新型播种机将一颗颗良种播撒入沃土。这个时节的乡村最为热闹,人们也最为喜悦。农人鼓起黑黝黝的臂膀,将养精蓄锐了一冬的智慧和力气,在平展展的田野里,赶赴一场与春天的约定。
夜幕降临,我站在老屋的院子里,聆听着檐下燕子归巢的啁啾声。月光如水,洒在院外的柳梢上,柳条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老人们常说,人勤春来早,而燕子是最早得知春天信息的使者。因此,它们丝毫不敢耽误,冒着早春料峭的寒风,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温情与思念,带着对春天的希望,一路北上,翩翩飞来,为这方水土、这方人谱写着一曲动人的春之歌。
夜深了,屋檐下的燕巢里传来细微的呢喃声。我知道,那是燕子的梦呓。它们或许在梦中回忆着遥远南方的故事,或许在期待着明天的飞翔。而在这片古老的平原上,春天随着燕子们的回归已悄然降临。燕子的呢喃或梦呓,给予农人无尽的力量,让他们身上沾满泥土的芬芳,脸上绽放出花朵般的笑容,心中也隐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