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岩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
当孩子突然捂着肚子说 “肚子疼” 时,家长们往往瞬间紧张起来。孩子年纪小,表达可能不太准确,这让家长们更加担心。肚子疼在儿童时期极为常见,然而,其中有些是普通腹痛,稍作处理就能缓解,有些却可能是疾病急症的危险信号。
普通腹痛的常见原因及特点
饮食因素
消化不良: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如果进食过多、过快,或者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生冷食物等,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痛。这种腹痛通常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隐痛、胀痛,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在排便或排气后,腹痛会有所缓解。比如,孩子吃了过多的冰淇淋后,可能会出现肚子不舒服,疼痛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
胃肠痉挛:腹部着凉、进食过饱或过快、精神紧张等都可能引发胃肠痉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发作时间不定,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左右。发作时,孩子可能会哭闹不安,双腿蜷缩,面色苍白。当痉挛缓解后,孩子又能恢复正常玩耍。例如,孩子在玩耍时出了一身汗,马上吹冷风,就容易引起胃肠痉挛。
肠道寄生虫感染
肠道寄生虫感染也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蛔虫、蛲虫等。孩子可能会出现脐周隐痛,疼痛不规律,有时轻有时重,多在空腹或夜间发作。部分孩子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磨牙、脸上出现白斑等症状。如果怀疑孩子有肠道寄生虫感染,可通过粪便检查来确诊。
需警惕的急症腹痛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开始时疼痛多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孩子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右下腹固定压痛,甚至伴有反跳痛,就高度怀疑是阑尾炎。阑尾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例如,孩子先是说肚子疼,几个小时后右下腹疼痛明显,按压时疼痛加剧,家长就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肠套叠
肠套叠多发生于 2 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 4—10 个月的婴儿。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孩子会突然剧烈哭闹,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间歇期孩子玩耍如常。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吐出胆汁。发病后 6—12 小时,可排出果酱样血便。家长如果在孩子腹部摸到腊肠样的包块,应高度警惕肠套叠。肠套叠如果不能及时复位,会导致肠坏死,后果严重。
肠梗阻
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孩子会哭闹不止。呕吐频繁,早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吐出胆汁甚至粪样物。腹胀明显,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肠梗阻会导致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
普通腹痛与急症腹痛的区别
症状表现
普通腹痛:孩子可能表现出轻微的腹痛,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影响正常活动。腹痛时,孩子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急症腹痛:孩子腹痛剧烈,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有发烧、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孩子可能出现休克、意识模糊等症状。
如何辨别普通腹痛与急症信号?
观察症状
(1)疼痛程度:普通腹痛程度较轻,孩子能忍受;急症腹痛程度重,孩子难以忍受。
(2)疼痛部位:普通腹痛部位不固定,可能伴有轻微压痛;急症腹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
(3)伴随症状:普通腹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急症腹痛伴有发烧、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等。
孩子腹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家长要学会辨别普通腹痛与急症信号。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