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邯郸市中心医院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重症医学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生命最脆弱的时刻。它专注于救治那些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危重症患者,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症医学的核心场所。这里配备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每一件都像是守护生命的利器。例如呼吸机,对于那些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它就像是人工肺一样,替代或者辅助患者的呼吸,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还有多功能监护仪,上面跳动着的各种数字和波形,是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生命状态的重要依据,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关键生命体征。
重症患者往往面临着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机。以脓毒症为例,这是重症医学中常见的严重病症。当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能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先是肺部受到感染,出现严重的肺炎,接着心脏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心力衰竭,肾脏也可能因血液循环障碍和毒素影响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里,医生会采用集束化治疗策略,包括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积极补充液体以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通过呼吸机改善呼吸功能等。
机械通气的应用是重症医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昏迷的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不过,机械通气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且合理调整通气参数,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患者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重症医学医生需要与各个专科医生密切配合。例如,心脏病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心内科医生会诊来确定最佳的心脏治疗方案;烧伤重症患者可能涉及烧伤科、整形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参与。护士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精准地执行医嘱,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如伤口换药、静脉穿刺等,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情况。
液体复苏是重症治疗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在一些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中,快速补充液体可以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但液体复苏也不是越多越好,过量的补液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肺水肿等问题。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来准确判断补液量。
在药物治疗方面,重症医学广泛应用各种药物。像血管活性药物,可用于调节患者的血压。如果患者血压过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可以提升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而镇静镇痛药物也是重症患者常用的,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避免因挣扎、躁动而影响治疗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体内的氧耗量。
重症患者的预后情况复杂多变。很多患者在接受积极治疗后能够康复出院,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情过重而死亡。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受感染病原体的毒力等。对于那些不能治愈的患者,重症医学也会在最后阶段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
重症患者在承受身体巨大痛苦的同时,心理上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身处陌生的ICU环境,周围设备发出的各种声音,身体上各种插管和监测设备的不适,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和恐惧,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的情绪。因此,心理关怀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同样不可或缺。
综上,重症医学在拯救生命的道路上,不仅要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医疗团队,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重症医学也在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始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病情预测和诊断中,通过分析大量的病例数据,可更准确地预警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