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第12版:12

糖尿病伤全身,警惕这五大并发症的早期信号

孙茜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糖尿病被称为“代谢系统的隐形炸弹”,全球每年约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4亿,但令人担忧的是,约75%的患者未能在并发症早期及时干预。长期高血糖如同“慢性腐蚀剂”,不仅损伤血管和神经,更会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全身性病变。识别以下五大并发症的预警信号,是避免致残致死的关键防线。

一、视力衰退:视网膜病变的“糖网危机”

早期信号

- 视物变形(如直线变弯曲)

- 突然出现“窗帘遮挡感”

- 色觉敏感度下降(尤其蓝色辨识困难)

病理机制

高血糖破坏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微血管瘤渗漏。当新生血管异常增生时,可能引发玻璃体出血,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临床数据显示,病程超过15年的患者中,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达80%,其中10%可能失明。

检查突破

最新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可检测出厚度仅5μm的视网膜水肿,比传统眼底镜敏感度提升40%。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1次广角眼底照相联合OCT检查。

二、泡沫尿持续:糖尿病肾病的“沉默杀手”

早期信号

- 夜尿量>750ml(正常<400ml)

- 晨起眼睑浮肿持续2小时以上

- 尿液中β2微球蛋白升高

进展阶段

1期:肾小球高滤过(GFR>130ml/min)

2期: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天)

3期:显性蛋白尿(>300mg/天)

4期: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

关键数据

糖尿病患者进入慢性肾病3期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倍。采用SGLT-2抑制剂可降低终末期肾病风险37%(EMPA-KIDNEY研究证实)。

防治要点

-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

- 血压需维持<130/80mmHg

- 避免使用肾毒性造影剂

三、手脚麻痛:神经病变的“蚁噬之痛”

分级症状

- 轻度:袜套样麻木、冷热觉错乱

- 中度:夜间下肢烧灼痛、触电感

- 重度:足部关节变形(夏科氏足)

发病机制

多元醇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神经细胞内山梨醇蓄积,同时线粒体氧化应激引发轴突变性。最新研究显示,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可作为神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治疗突破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高频脊髓电刺激,可改善60%患者的神经痛症状。自检时可使用128Hz音叉测试振动觉,异常者需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四、胸闷心悸:心血管事件的“非典型警报”

隐匿性心梗特征

- 上腹痛伴恶心呕吐

- 左肩胛区放射性疼痛

- 不明原因牙痛

血管损伤进程

高血糖→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冠脉钙化积分(CACS)常>400,冠脉CT造影可见弥漫性病变。

预警指标

- 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14ng/L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mm

- 踝肱指数(ABI)<0.9

五、足部溃疡:截肢风险的“最后通牒”

Wagner分级标准

0级:高危足(畸形但无溃疡)

1级:表浅溃疡

2级:深达肌腱溃疡

3级:骨髓炎或深部脓肿

4级:前足坏疽

5级:全足坏疽

感染预警

- 创面渗液呈黄绿色

- 周围皮肤温度升高2℃

- 探针可触及骨面

保肢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NPWT)结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RP),可使3级溃疡愈合率提升至68%。红外热成像仪能提前3天发现潜在感染灶。

全周期防控体系

1. 代谢监测: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70%

2. 营养干预:每日膳食纤维摄入>35g,蛋白质0.8g/kg(肾病者减半)

3. 运动处方:餐后90分钟进行阻抗训练,可降低血糖波动40%

4. 药物选择:合并ASCVD优先选用GLP-1受体激动剂

5. 心理支持:糖尿病痛苦量表(DDS)评分>3分需专业干预

专家提醒

- 病程5年以上者,每半年需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mg/g时应启动RAS抑制剂治疗

- 足部护理须遵循“五步法”(检查→清洁→保湿→防护→监测)

2025-04-2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1825.html 1 糖尿病伤全身,警惕这五大并发症的早期信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