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09版:09

熬夜、昼夜颠倒有多伤?生物钟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风险预警

刘志飞 赵县妇幼保健院

昼夜节律,这一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主导的生理调控系统,如同人体自带的精密时钟,协调着激素分泌、能量代谢和免疫调节等核心功能。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我国约38%的成年人存在长期熬夜行为,16%的轮班工作者面临昼夜颠倒的困扰。2023年《自然》杂志研究指出:持续生物钟紊乱可使糖尿病风险升高57%,肥胖风险增加43%,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31%。这些数据警示我们——违背自然节律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摧毁代谢健康防线。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熬夜、昼夜颠倒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钟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风险。

人体拥有一套精妙的生物钟系统,它如同一个精准的时钟,调控着我们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节律。从睡眠与觉醒周期,到激素分泌、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都在生物钟的严格掌控之下。正常情况下,白天光线充足时,生物钟促使我们保持清醒和活跃,身体各项机能高效运转;夜晚来临,黑暗环境会触发生物钟的指令,让我们产生困倦感,进入睡眠状态,此时身体则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

然而,当我们频繁熬夜、昼夜颠倒时,就如同强行打乱了这个精密时钟的节奏。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睡眠质量。长期熬夜会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使得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不足不仅让人在白天感到疲惫不堪、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打击,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生物钟紊乱会干扰身体的代谢功能。代谢就像身体里的一座工厂,负责处理和转化我们摄入的食物,为身体提供能量,并维持各种生理活动。生物钟正常时,代谢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一旦生物钟被打乱,代谢就会陷入混乱。

其中,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就是肥胖。生物钟失调会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特别是与食欲调节密切相关的激素——胃饥饿素和瘦素。胃饥饿素会刺激食欲,而瘦素则向大脑传递饱腹感信号。熬夜、昼夜颠倒会使胃饥饿素分泌增加,同时抑制瘦素的分泌,这就好比打开了食欲的“开关”,却关闭了饱腹感的“阀门”,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从而不自觉地摄入过多热量,久而久之,脂肪堆积,体重上升。

除了肥胖,生物钟紊乱还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正常的生物钟有助于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作用,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帮助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但当生物钟被打乱后,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都会受到影响,导致血糖调节失衡,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心血管疾病也与熬夜、昼夜颠倒脱不了干系。生物钟紊乱会引起血压波动异常,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面对熬夜、昼夜颠倒带来的诸多健康隐患,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营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避免晚上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睡眠。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不要等到疾病找上门才意识到良好作息的重要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调整作息,呵护生物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筑牢防线。

2025-04-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2145.html 1 熬夜、昼夜颠倒有多伤?生物钟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风险预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