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10版:10

突然头晕、肢体麻木?脑卒中早期识别与应急措施

施迪 井陉县威州镇中心卫生院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症。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40万,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作为致死率和致残率均位居前列的疾病,脑卒中的救治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迟1分钟抢救,患者脑细胞将死亡约190万个。因此,掌握早期识别方法和应急措施,是挽救生命、降低后遗症的关键。

脑卒中的发病并非毫无征兆,早期症状往往是及时干预的关键信号。其中,突然头晕是最常见的预警之一。这种头晕不同于普通的眩晕,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眼前发黑、短暂性视力模糊,这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突然减少,影响了视觉中枢或相关血管所致。头晕症状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容易被误认为是劳累或血压波动,但若反复出现,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肢体麻木也是脑卒中的重要早期表现。患者常感觉单侧肢体(如手臂、腿部)出现麻木、无力,拿东西时手部突然抓握不住,走路时一侧下肢发软,甚至跌倒。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面部麻木,嘴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影响了神经传导功能,导致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异常。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麻木通常是突然发生且持续存在,不会自行缓解,与长时间压迫导致的短暂麻木有着本质区别。

除了头晕和肢体麻木,言语障碍同样是脑卒中的典型症状。患者可能突然说话含糊不清,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听不懂他人说话,甚至完全失语。这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影响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功能。当身边的人突然出现言语混乱、沟通困难时,应立即联想到脑卒中的可能。

当怀疑发生脑卒中时,应急措施必须争分夺秒。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切勿自行驾车或让患者步行前往医院,以免在途中发生意外。等待急救人员期间,让患者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轻声安抚,缓解其紧张情绪;若患者已丧失意识,要迅速检查呼吸和脉搏,若出现呼吸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送医过程中,应尽可能详细地向医护人员描述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以及既往病史,这有助于医生快速做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脑卒中的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4.5-6小时内,若能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可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出血性脑卒中则需要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降压等治疗措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预防脑卒中,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指标,保持病情稳定。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体检也尤为重要,通过颈动脉超声、头颅 CT 等检查,可及时发现血管病变,做到早预防、早干预。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往往隐匿却危险,掌握头晕、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典型表现,牢记应急处理方法,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重要防线。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警惕,重视这些“救命信号”,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2025-04-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2147.html 1 突然头晕、肢体麻木?脑卒中早期识别与应急措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