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10版:10

小儿麻醉-特殊的考量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小儿手术日益增多,从常见的小儿包皮手术、小儿疝气手术到复杂的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等,麻醉作为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儿麻醉不仅要求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痛与肌肉松弛,更需高度重视患儿的安全与术后恢复,以减少手术带来的心理阴影和身体创伤。

一、小儿生理特点与麻醉的关系

1.呼吸系统:新生儿及婴幼儿的鼻腔狭窄,呼吸道更为脆弱,容易发生梗阻。因此,麻醉过程中需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呼吸道并发症。麻醉医生可能会使用特殊的呼吸道管理工具,如喉罩或气管插管,以确保手术期间呼吸道的通畅与安全。

2.循环系统:小儿代谢率高但心肌储备低,心率变化直接影响心输出量。因此,需密切监测循环状态,防止因缺氧或循环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麻醉医生会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如心电图、血压监测仪等,实时关注患儿的心血管功能。

3.肾脏功能:小儿的肾脏功能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和清除受限。围术期应严格调节输液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的不良反应。麻醉医生会精确计算药物的剂量和输液速度,以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4.体温调节:小儿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大,散热快,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术中需持续监测体温并适当保温,以防低体温导致的并发症。麻醉医生会利用保温毯、加热器等设备,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稳定。

二、小儿麻醉方式的选择

1.局部麻醉:适用于手术部位局限且患儿容易配合的情况,如简单的皮肤手术。局部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在手术区域,使局部区域失去感觉。

2.区域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脊麻和臂丛麻醉等。通过在背部的椎管内或神经丛附近注射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路径,从而使身体的某个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和活动能力。区域麻醉常用于四肢手术或需要较大范围麻醉的情况。

3.全身麻醉:更适用于手术范围广泛、微创手术或患儿无法配合的情况。全身麻醉药物一般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等方式进入患儿体内,起效后患儿完全无意识,感觉不到疼痛,也无法记忆手术过程,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全身麻醉分为诱导、维持和恢复三个阶段,麻醉医生会全程紧密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与平稳。

三、小儿麻醉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1.术前评估:麻醉医师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了解儿童的医疗历史、进行体格检查、评估麻醉风险以及与家长和儿童沟通,以减少他们的担忧。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规划最合适的麻醉方案,并为手术当日做好准备。

2.禁食禁饮:患儿在麻醉前应禁食禁饮一定时间,以减少呕吐、误吸的风险。三岁到十二岁的小儿禁饮3个小时,禁食8个小时。具体情况还要根据麻醉医生对小儿的个性化评估而决定。

3.心理安抚:儿童可能无法理解为何要经历手术和麻醉,这种未知常带来恐惧和焦虑。因此,医护人员和家长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心理安抚,如使用毛绒玩具、家长陪伴等,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四、全身麻醉对智力的影响

家长普遍关心全身麻醉对智力的影响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对大脑的抑制作用短暂且完全可逆,随着药物的逐渐代谢排出体外,不会对患儿的大脑产生持续性影响。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认为,3岁以上儿童的智力不会因全身麻醉而受到影响。3岁以下儿童或在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中,手术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对儿童的智力也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对于长时间、多次麻醉对儿童发育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证实。因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心麻醉对智力的影响,而应遵医嘱,尽快进行必要的手术。

总之,在专业的麻醉师和医护团队的精心操作下,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家长应充分了解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护航。

刘建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5-04-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2148.html 1 小儿麻醉-特殊的考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