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12版:12

超声诊断的局限性在哪里?浅谈影像学“盲区”与多模态联合应用

张亚南 元氏县总医院

超声检查因其无创、便捷、实时成像等优势,成为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手段。然而,超声并非“万能”,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甚至出现“盲区”。

一、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1. 受气体和骨骼干扰

超声波在遇到气体(如肺、肠道)或致密骨骼时会发生强烈反射或衰减,导致后方结构显示不清。例如:

•肺部检查:由于肺泡内充满气体,超声难以清晰显示肺实质病变,此时需依赖X线或CT。

•颅脑检查:成人颅骨较厚,超声波难以穿透,因此脑部病变通常采用MRI或CT。

2. 深部组织分辨率有限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因此对于深部器官(如肥胖患者的腹腔脏器)或微小病变(如早期肿瘤),超声的分辨率可能不足,容易漏诊。

3. 操作者依赖性

超声检查高度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不同医师的扫查手法和判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结果不一致。例如,某些复杂病变(如微小甲状腺结节)可能需要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才能准确识别。

4. 对某些病变特异性不足

超声可以检测到异常结构,但有时难以确定病变性质。例如:

•肝脏占位可能是囊肿、血管瘤或恶性肿瘤,仅凭超声难以完全区分,需结合增强CT/MRI或活检。

•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超声需结合乳腺X线摄影(钼靶)或MRI提高准确性。

二、影像学“盲区”与多模态联合应用

由于单一影像学检查存在局限性,临床常采用多模态联合诊断策略,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以下是几种常见组合:

1. 超声 + X线/CT

•肺部疾病:超声对胸腔积液敏感,但对肺实质病变(如肺炎、肺癌)显示有限,需结合X线或CT。

•骨折评估:超声可辅助检查浅表骨折,但复杂骨折(如脊柱、骨盆)仍需CT或MRI。

2. 超声 + MRI

•神经系统疾病:超声适用于新生儿颅脑检查(囟门未闭合),但成人脑卒中、肿瘤等需依赖MRI。

•软组织病变:肌肉、肌腱损伤超声可初步评估,但复杂病变(如神经压迫、微小撕裂)需MRI进一步确认。

3. 超声 + 增强影像(超声造影、CT/MRI增强)

•肝脏肿瘤:普通超声可发现占位,但超声造影或增强CT/MRI能更准确判断血供和良恶性。

•血管疾病:超声可筛查动脉粥样硬化,但血管狭窄程度评估常需CTA(CT血管造影)或MRA(MR血管成像)。

三、多模态联合应用突破局限性

•为弥补超声诊断的不足,临床常采用多模态影像学技术联合应用。例如,超声与 CT、MRI 结合,可发挥 CT 的高密度分辨率和 MRI 的软组织分辨优势,对复杂病变进行精准定位和定性诊断。对于肝脏肿瘤,超声发现可疑结节后,进一步通过增强 CT 或 MRI 判断肿瘤的血供特点与血管的关系,明确良恶性;对于甲状腺结节,超声联合细针穿刺活检,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超声造影技术通过注入微泡造影剂,增强组织的血流信号,有助于鉴别病变的性质和评估治疗效果。

•超声诊断虽存在局限性,但通过与其他影像学技术的互补,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其诊断价值仍在持续提升。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理解不同检查手段的特点,配合医生进行多模态联合诊断,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疾病信息。

2025-04-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2163.html 1 超声诊断的局限性在哪里?浅谈影像学“盲区”与多模态联合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