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第07版:07

轮椅上的“师魂”

——献县教师刘钱钱伤痛中坚守讲台的故事

本报通讯员 彭锦帅 李莲茹

五月的校园,晨曦初照,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将温暖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献县中华路小学教师刘钱钱拄着双拐慢慢走进校园,步履有些蹒跚。上班途中的一次意外摔倒导致她的膝盖韧带断裂。然而,伤痛并未阻止她对讲台的热爱与执着。手术后行动不便,刘钱钱就依靠轮椅和拐杖,坚持站上讲台,用坚守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

优秀教师养成记

刘钱钱自幼便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她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顺利走上了教师岗位。工作中,刘钱钱以赤诚之心深耕教育这片沃土,用一丝不苟的态度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备课时,她反复推敲每一个教学知识点,查阅海量资料,精心打磨教案,力求将知识以最生动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上,她全心投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细微变化,用激情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课后,她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还经常把学生的作业带回家进行批改。

凭着这份执着与专注,刘钱钱进步飞快。她曾连续三年获得县级和市级“优秀特岗教师”称号,2019年获记功奖励,多次在英语、数学等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获奖,2020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22年和2023年获县政府嘉奖,2024年获得英语优质课“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她辛勤耕耘的最好见证。

伤痛中坚守讲台

2024年下学期,刘钱钱负责教授六年级英语课。四个班的教学任务,让她特别忙碌。她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12月4日早晨,刘钱钱在上班途中,因道路结冰湿滑,不小心重重摔倒在地。为了不耽误给孩子们上课,她忍着疼痛爬起来,强撑着骑着电动车到学校,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校长彭三焕见状,劝她去医院检查,刘钱钱摇摇头说:“不行啊,六年级正是学习较劲的时候,我一歇,孩子们就都懈怠了。没事,过两天就好啦!”

一天工作下来,她的腿肿胀得粗了好几圈,疼得迈不开步。在校长和同事们的再三劝说下,她才去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膝盖韧带断裂,必须马上手术。

住院期间,刘钱钱仍牵挂着四个班的二百多名学生。虽然学校已经安排了其他老师代课,可她不放心,仍每天在各个班的班级群里布置作业,并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出院养伤期间,她担心孩子们的课程被落下,每天忍着疼痛备课,把学习的重点画下来,再发给孩子们。

2025年春节过后,由于教师队伍调整,学校缺少任课教师。刘钱钱得知后,主动联系校长,要求回去上班。校长担心她的伤还没好,会影响康复,安慰她不要着急,先把伤养好。刘钱钱着急地说:“学校缺少老师,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待在家里也不安心啊!”就这样,她找了一个护工,每天由护工用轮椅推着她上下班。为了方便她上下楼,学校把刘钱钱的任课班级安排在了一楼。

伤痛没有击垮她的意志,反而让她对这份事业爱得更深沉。每天清晨六点钟,刘钱钱就已在家人的协助下开始了一天的准备。穿衣、洗漱这些简单动作,对她都是一项挑战。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她常常在病床上备课到深夜,在电脑上反复修改课件,逐字逐句打磨教案。从家到学校的这段路,颠簸的轮椅让她的伤口隐隐作痛,但她始终紧握着教案,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学生掉队!

守护孩子成长之路

走进教室,刘钱钱立刻忘掉了身体的不适,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她拄着双拐,站在三尺讲台上,生动地讲解教学内容;为了照顾后排学生,她特意准备了扩音器,用更加响亮的声音讲解知识点。每一堂课,她都精心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驱散课堂的沉闷。课间休息时,孩子们总会围在她身边,轻轻询问:“老师疼不疼?”有的同学主动帮她整理教具,有的则悄悄在她桌上放上一张写满祝福的纸条。这些温暖的瞬间,成为支撑她继续前行的力量。课后,刘钱钱的工作还没结束。她的双腿因长期坐轮椅而肿胀麻木,可她依然坚持批改作业。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她通过线上进行辅导;为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她利用休息时间与家长们深入沟通。她的敬业感动了很多家长,有的家长动情地说:“刘老师用行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人生课,教会了他们什么是责任与坚持。”

现在,刘钱钱每天上完课,还要坚持做康复运动。虽然艰辛,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她的心里洋溢着无比的幸福。看着她日渐恢复的身体,孩子们也很高兴。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刘钱钱始终乐观积极地面对伤痛,她用行动诠释着师者大爱。她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哪怕坐在轮椅上,我也要守护好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刘钱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在伤痛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师德光芒,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2025-05-22 ——献县教师刘钱钱伤痛中坚守讲台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3850.html 1 轮椅上的“师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