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1日
第05版:05

“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第132期

民俗文化 坚守与期待

本报讯(记者祁凌霄)民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今年的年却非同寻常,为防疫而就地过节成为人们的选择。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中,与年节有关的内容很多,很多内容与坚守和期待有关。24日上午,“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将邀请传统文化、文史、民俗方面的专家,就文化和民俗中有关内容,阐释探讨坚守和期待的民族美德与精神。

本次访谈,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刘增祥、翟广瀛、梁兰新。其中,刘增祥是沧州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资深沧州文化研究者,对沧州民俗、饮食、风情都有系统研究和著述。翟广瀛是沧州国学院副院长,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传播,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梁兰新是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吴桥民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擅长摄影、剪纸等创作,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沧州市杂技剪纸传承人。

今年春节,为配合防疫,人们积极响应就地过节的号召。以往回农村老家、走亲串友等过节的形式,不再是人们的选择,以减少人员流动,利于控制疫情。就地过年,人们有坚守,更有美好的期待。那么在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内容阐释了坚守的要义?又蕴含了哪些期待?就地过年,在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的前提下,小家庭根据当地民俗就地取材,可以开展哪些饱含美好期待的民俗活动?可以阅读哪些经典书籍,在其中汲取抗疫坚守的力量?工艺品制作、摄影、书画、文艺创作等是涵养精神的传统方式,在这些门类中,能寄托什么样的美好期待?这些问题,都将在访谈中展开,期待为读者奉献一份精神营养。欢迎热心读者扫码入群,互动讨论,一起为坚守和美好期待贡献文化食粮。

时 间:24日上午

电 话:18833783089

2021-01-21 “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第132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729.html 1 民俗文化 坚守与期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