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走过一些城,遇过一些人,还是觉得这才是一个心安的地方……”
这言语,发自盐山人心底。
清晨,太阳冉冉升起,阳光透过茂密的林荫,洒落在盐山公园内盛开的花卉上。当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一只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时,城域的居民便来到这里,或林荫散步,或广场习武,或亭廊高歌,或幽处阅读,从这凤凰昂首的地方,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二
盐山公园位于盐山新城区,由凤凰公园和千童公园两部分组成,历史文化厚重。凤凰是盐山的精神图腾。据《路史》帝王世纪记载,五帝之一的少昊帝便出生在盐山。相传,少昊帝降生时,洪水泛滥,冲垮了家园。当洪水猛兽般扑来时,天空飞来一片五彩祥云,形如凤凰,驻足于少昊帝出生的地方,那洪水竟绕道而去。于是,盐山不仅有了九河绕道的故事,而且得了凤凰城的美称。
然而,凤凰城的凤凰却是一只残缺的凤凰,自古为盐山人的心殇。盐山地处九河之梢,洪水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于是,年轻的少昊帝便带领部落围土为墙,挖穴为屋,建城,称凤凰城。然凤凰城自始命运多舛,多灾多难。东临海水泛滥,西临洪水下泄,南临黄河冲击,凤凰城时常被大自然的灾难撞得断足折翅残缺不全,在广袤的盐碱滩涂上如一只小船随风漂泊。至1000年前,虽几经挪址,凤凰城的雏形还是一圈黄土墙,几片草苫房的凄凉景象。然而,少昊帝给盐山人埋下的励精图治的种子,凤凰涅槃的梦想,始终如渤海湾的涛浪汹涌着。
三
在历史的辙迹中,盐山凤凰涅槃的梦想一次次破灭,又一次次复活。
《盐山县志》载:地震,洪涝,干旱,蝗虫,匪患,战争有史以来充斥了整个盐山的历史画面。除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毁灭性的战争就有两次。明初的“燕王扫北”,几乎将盐山境内的华夏民族屠尽。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官府开始了历史上最大的差迁移民。滦州密云、山西洪洞、山东即墨等地的百姓奉公移居此洞,占地为产,居家为民,为盐山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续接了烟火,也为盐山人续接了重建凤凰城的梦想和力量。二是抗日战争时期,盐山地处冀鲁边界,鬲津河北岸,位置十分重要,日本鬼子由海上运输到青岛的兵力和军用物资多数经盐山运往华北各地。因此,盐山人民在八路军领导下,与日本鬼子以鬲津河为中心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日本鬼子对盐山军民进行了疯狂扫荡和残忍屠杀,数以万计民众被杀害。在抗日战争中,盐山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000人之多。盐山大地遍体鳞伤,脆弱的农业经济更是被摧残殆尽、雪上加霜,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盐山积弱积贫,凤凰首尾难顾,百姓背井离乡。
然而,盐山历史的天空,也曾闪现瞬间耀眼的光亮,留下一道历史的光芒。
400年前,盐山人的倔强精神感动了上帝,明万历四十一年,盐山来了位刘知县。时值盛夏,多灾多难的盐山大地一片泽国,房倒屋塌,洪水给百姓带来了灭顶性灾难。刘知县上任后,县衙里的椅子还没坐热,就带了几个差役、几袋子窝头和咸萝卜,乘一叶扁舟从盐山东门出发向渤海湾漂泊而去。据史料记载,他的足迹踏遍了高湾、海丰、沿海一溜堡,至羊三木、吕桥、韩村、旧城而归。“一去月有余,当知困有加。一身酸腐气,回衙役不识。”这是当时盐山人对刘知县赞扬有加的真实写照。然而就是这位其貌不扬的刘知县坐在那叶小船上,绘制了盐山有史以来的第一手水文资料,挥出了盐山水利史上的史诗手笔——刘公渠。从此,泽国脱水灾之苦。
刘知县首先开挖了疏通城南由燕子洼抵高湾近百里的“刘公渠”。后人想那数万民众、人流如织、肩扛手挑、热火朝天的局面,多为之感动。灾难频仍的凤凰城除虫旱风雹之外,尤以水患为重。三年一灾,五年一荒,百姓困苦不堪。刘公渠竣工后,刘知县又集全县之财、举全县之力,利用两个冬春,动员青壮之年,开挖了由县城西北角崔齐白毛村后战官道始、斜刺过县城、至南杨庄入宣惠河的排水河。凤凰城一度河水清许,堤美柳绿,鲤鱼戏水,荷花飘香。于是,凤凰城出现了江南妩媚的风景。
苦是苦了点,累是累了点,但惠民深远。此沟此渠,将县城及县域东南洼地的洪水猛兽一股脑地泄入了渤海湾。一方百姓及子孙后代免洪涝之苦,倾庐之痛,泽被后世400年。刘知县走了,但刘公渠仍在,无论风雨如何肆虐,时光如何剥蚀,她依旧横卧在盐山的大地上,如凤凰的血脉流淌着,刘知县的故事也镌刻在凤凰涅槃的那片热土上。
1969年,县政府完成清淤工程,刘公渠亦更名“曾杨干沟”继续发挥着排洪泄水的作用。直到20年前盐山县城规划建设,刘公河被填平,大厦起兮,刘公河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刘公渠虽躺卧在地下,但仍倾听着凤凰城时代的气息,触摸着凤凰涅槃的足印。
四
斗转星移。历史赋予了凤凰城的美丽的传说,也赋予了盐山人特殊的历史责任。渤海湾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素有穹顶之花的盐山儿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潮头弄潮,在贫穷广袤的盐减滩上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业厂房,盐山成为全国最大的管件生产制造基地,年产值达上百亿元,脱贫致富的盐山人再次涌动了建设凤巢的高潮。这只受困千年的凤凰,终于羽翼丰满、要一飞冲天了!
凤凰公园的建设,激发了盐山人的空前热情。盐山人用血汗和智慧,为这只千年沉睡的凤凰注入了勃勃生机。盐山公园南临宣惠河,将凤凰的血脉与渤海相连,西有万亩良田,邯黄铁路傍园而过。更有秦风汉俗、鲁礼齐雅、长廊走榭、沟河湖泊、小桥流水、绿树葱郁、花草毕秀的胜观景色。特别是园中以历史人物勾勒的历史画卷,从远古的少昊帝到西汉著名谏大夫鲍宣,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到北宋词人李之仪,又到近代名医张锡纯,爱国将领高树勋,彰显出盐山大地自古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的历史厚重。
园中的千童文化重现了徐福率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东渡的历史事件。浮雕镌刻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千童文化而撰写的题词:“徐福乘槎竟不回,三千弟子老蓬莱。至今两岸留佳话,花萼城乡次第开。”题词不仅成为镇园墨宝,而且承载了一脉历史魂灵。
“碧露新滋三秀草,紫云长护九如松”。园内秋菊怒放,冬梅傲霜,春水如蓝,夏荷飘香,百鸟争鸣……盐山公园圆了盐山人的凤凰梦,盐山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以奋发千钧之力,乘风破浪之势,将渤海湾穹顶这艘时代的巨轮推向大海,走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