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3日
第6R版:

高考前的 80个“谎言”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张 帅 摄影报道

关治红(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逢年过节,关治红从不缺少祝福与问候。

40岁的关治红是黄骅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节,学生们纷纷向她致以问候。毕业多年的李丽(化名),更是在电话里说出了埋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关老师,谢谢你那80个美丽的‘谎言’。”

当了16年老师,关治红教过无数学生,但对李丽,她印象很深——

从高一到高二,李丽都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可到了高三,随着高考临近,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李丽的成绩出现了波动,甚至经常请假不来上学。

彼时,距高考只剩80天。

关治红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李丽父母不太重视孩子的心理辅导,关治红就自己掏钱,每周带着李丽去做心理疏导。她自己也学起了心理学。

为了督促李丽上学,关治红每天5:30准时起床,为的就是赶在李丽请假前,给她发一条短信:“今天学校有活动,要早点儿来呀!”“今天班里同学过生日,等你一起吃蛋糕!”“老师在学校门口等你,一起去教室!”……

就这样,关治红每天都要编一个理由“骗”李丽来学校,再千方百计把她留下来。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每天5:30的短信,成了这对师生心照不宣的默契。

李丽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些短信都是谎言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赶在高考前,她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并考入“双一流”大学。

在关治红身上,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用爱浇灌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让人幸福一辈子的事。”这是关治红矢志不渝的教育初心。

2021-09-23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张 帅 摄影报道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5842.html 1 高考前的 80个“谎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