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超 摄影报道
街灯亮起,路上车水马龙,又到了七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48岁的张成国经营了一家老七烧烤店。老七是他在家里的排行,常来吃饭的老饕们都叫他七哥。
少年学艺
张成国开饭馆有20多年了。
在沧县李天木镇自来屯村,张成国的父亲是数一数二的大师傅,十里八乡的红白喜事,都请他掌勺。也许是继承了父亲在厨艺上的天赋,从小,张成国就对厨房充满了好奇。
张成国有2个哥哥、4个姐姐,家里人口多、日子紧,只读到初中,张成国就离开了学校。
种地不挣钱,父亲又不愿张成国重走自己的老路。可他除了种地、做饭外,再没接触过别的行当。七拐八拐的,他托亲戚给张成国找了份饭馆学徒的工作。
出发前,张成国满心期待。他觉得,有亲戚介绍,好吃好喝不敢说,总归要照顾照顾吧。
可一见面,一盆凉水就浇在了头上,老板跟他说:“来了就好好干,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一抓一大把……”
话虽然不好听,却恰恰戳中了张成国的好胜心:“非得干出个样来给你瞅瞅!”
从零学起
在家时,张成国是全家人的心尖肉。日子再苦,也没让他干过什么活。
可如今,一切都要从零学起,磨刀、洗菜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饭馆生意红火,张成国每天都有洗不完的蔬菜和碗筷,双手泡得皱巴巴的,磨刀划破手也不休息。
后厨的人看得直心疼,而张成国想的却是:“早一天把这些练会,就能早一天学到手艺。”
学徒每个月能挣80元,张成国学得快、干活又实诚,没多久,工资就涨到了120元。这些钱,他都攒下来,寄回了家里。
跟着工资一起涨的,还有手艺。很快,张成国就当上了墩工。
师父对张成国要求很严,切出来的土豆丝,根根都得像火柴棍一样,要四棱四角才行。
有一次,张成国切黄瓜片,就因为切出来的菱形块不够均匀,师父端起来直接倒进了垃圾桶。
正是青春年少、好面子的年纪。张成国心里委屈,憋了一肚子火要发,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明白严师出高徒的道理。
也许是有意考验。没多久,师父就决定教张成国做菜,并提拔他当上了后厨副灶。
创业艰辛
时光飞快,一转眼,张成国20岁了。他决定创业,到外面闯一闯。
学徒这几年,张成国挣的钱都寄回了家,没给自己留多少。手头的钱离开饭馆儿还差得远,张成国就先在工地门口支了个油条摊。每天起早贪黑,虽然辛苦,收入却不少。
只用了一年,张成国就攒够了本钱。
也许是发展得太顺利,张成国“飘了”。他把心思和手艺放在了经营之外。饭馆儿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不到两年就关了张。
创业失败,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断了。而这时妻子已有了几个月身孕。
一番反思后,张成国干起了大排档。采购、炒菜、洗碗、算账……他不再是甩手掌柜,一个人担起了所有活儿。大排档从中午开到后半夜,最后一个客人什么时候离开,张成国什么时候才收摊。
那个踏实肯干的张成国又回来了,小饭馆儿也重新开了张。
几年前,小饭馆儿新添了麻辣小龙虾。张成国不辞辛苦,一定要自己到主产地采购,挑个大、新鲜的。凌晨三四点钟出发,下午一两点钟才能回来,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张成国一刻也不敢耽误,连早饭、午饭都顾不上吃。
张成国为人豪爽、好交朋友。老饕们从一开始循着味儿来,变成了循着“七哥”来。进门喊声“七哥”,只需说明吃饭的人数,一句“看着安排”,是信任更透着情分。
这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张成国的小饭馆儿搬了不下四五回。直到4年前才安顿下来。可说来也怪,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饭馆儿,这些年不管搬到哪儿,老饕们始终能循着味道跟过来。
究其缘由,新顾客只道是菜好、实惠,而对老主顾来说,相比一桌热气腾腾的美食,更吸引他们的,是多年积攒下来、浓得化不开的人情滋味。
推杯换盏之间,路上行人渐渐散去,唯有老七烧烤店热闹依旧。
后厨里,张成国正为老饕们准备最后一道小菜,隔着门帘缝隙,刚好能望见角落里的妻子。她正陪孩子写作业,手里是一把还没择完的青菜。
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张成国心里,这就是最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