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03月07日
第06版:0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给她寄来证书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张娟

“李诗冉,来信了。”

“我的吗?谁会给我写信呢?”

带着些许疑惑,沧州市路华小学四年级学生李诗冉接过信封一看,高兴地跳了起来:“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寄来的!”

原来,从2021年11月开始,李诗冉每月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50元,用来帮助生活困难的小朋友。今年春节前夕,她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寄来的“每月支持证书”。

每天省下2元钱

月捐这件事,还得从一段小视频说起。有一天,李诗冉在手机上看到一个贫困山区的七岁小男孩和他的姐姐为了上学,每天要走三个小时的山路。两人小手冻得又红又肿,有的地方甚至裂了口子,渗出血来。诗冉不禁心疼起这对姐弟,默默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小伙伴儿做点儿事。

晚上姐姐一到家,诗冉就迫不及待地向姐姐说了自己的想法,她要把零花钱攒下来去帮助山区里的孩子。她还和姐姐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天省下2元钱,一个月就能攒60元。

姐妹俩一拍即合,马上从网上找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捐助地址,在看到“单次支持和月次支持”的选项时,两人坚决地选择了“月次支持”。

日常小事蕴温情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日常生活中,李诗冉也以一颗小小的爱心,时常温暖着身边的人。

今年元宵节前下了一场大雪。雪后清晨,天气格外冷,厚厚的雪覆盖在大地上。李诗冉却早早起床,高高兴兴地下楼去了。妈妈不放心,跟到楼下一看,楼前已经扫出了不同方向的3条小路。远处有两三个小孩儿在玩雪,但是并没见到诗冉的身影。

妈妈转到储藏室门口,发现李诗冉正拿着扫帚,逐一清扫着邻居家储藏室门前的积雪。路过的邻居纷纷竖起大拇指,并积极加入到扫雪行列中。

在学校里,李诗冉也时常为同学们着想。冬天天气冷,教学楼门口挂着厚厚的棉帘。学校北楼一楼都是一年级的学生,诗冉担心小同学们进出不方便,每天早晨到校后,她就从三楼教室搬一个凳子到楼门口,把棉帘撑起来。那又厚又重的棉帘子大人撩起来都很费劲,更何况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儿?但是,诗冉坚持了整整一个冬天,直至放寒假。

在李诗冉的带动下,如今,班里热心做好事、乐于助人的同学越来越多。

2022-03-07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张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1544.html 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给她寄来证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