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习惯、一个动作、一餐美食,都与健康息息相关。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报“康宁话健康”专栏,记者就和您一起聊聊生活中健康养生那些事儿,让您科学养生、快乐运动!如果您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联系我们(联系电话:3155705;电邮:rbcsdk@163.com)。
本期话题:抗炎饮食,真会降低炎症、提升免疫力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韩文忠。
□ 本报记者 康 宁
继轻断食饮食后,又一种饮食方式——抗炎饮食悄然走红。在网络平台上,不少博主推荐这种饮食方式,还罗列了抗炎饮食清单,称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炎症感染风险。其中,有深海鱼、海带、蓝莓、生姜、大蒜等。与之相对的则是促炎食物,有奶茶、甜品、红肉、精制谷物等。
网络上流行的这些所谓抗炎饮食,真的能抗炎、增强免疫力吗?而大家聚焦的重点——“炎症”究竟又是什么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有关专家。
“抗炎饮食中的‘炎’和病毒细菌导致的‘炎’是不一样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韩文忠说,病毒细菌的炎,通常是大剂量、急性的反应。而抗炎饮食中的炎,通常是慢性、低剂量、低程度的,它是各种细胞因子在压力或应激状态下过量产生的低水平慢性炎症。
有关研究表明,食物导致的这种慢性、低程度的炎症和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可能有关系。
“抗炎饮食多为蔬菜、水果、粗粮、深海鱼、橄榄油之类的天然新鲜食品,的确对改善肿瘤、心血管炎症状态有帮助。而促炎饮食多为高油、高糖、加工肉等食物,易导致人体发生慢性炎症,尤其对心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韩文忠说。
有些食物可以起到辅助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作用。但是,抗炎饮食对身体炎症是没有治疗作用的,只是一个辅助身体恢复健康的方式。
“除了饮食外,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都和人们健康息息相关。只靠抗炎饮食,治疗病症的效果并不明显。”韩文忠表示,任何疾病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因此,抵御疾病不能光靠吃某一种食物,还要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久坐不动、吸烟饮酒等。
此外,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伴有抑郁、焦虑、忧愁等情绪,也易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降低免疫力。
韩文忠提醒,如果想达到提升免疫力的目的,不能完全寄托于抗炎饮食,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