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威展示刻纸作品
本报记者 赵玉洁
“一定要沉着冷静,把自己的水平展现出来……”3月7日,在沧州市“携手共进 圆梦冬奥”冬残奥主题文化活动上,即将上场参加冰壶比赛的刘希威和他的同学们围拢在教练身边,认真“聆听”着赛前指导。
今年12岁的刘希威,是沧县特殊教育中心听障班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听不到大千世界美妙动听的声音,但他依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多才多艺的他,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轮滑赛场风驰电掣
作为学校冰雪运动队的一员,刘希威亲身体验到了冰雪运动的酸甜苦辣。
看视频中的选手脚蹬轮滑鞋,滑行起来潇洒轻松,可真正训练起来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每次练习侧蹬腿他都会摔倒,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但是,刘希威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训练中。他常常在训练场上一待就是半天,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最后,连刘希威自己也数不清究竟摔了多少跤。
就这样,经过无数次反复练习,他终于逐渐掌握了轮滑的方法和技巧,滑起来也愈加顺畅。刘希威渐渐爱上了这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2021年9月,刘希威和学校轮滑队的其他队员,代表沧州市参加了河北省特教学校轮滑比赛,并获得优秀奖。
空竹抖上央视舞台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随着《男儿当自强》铿锵有力的乐声,刘希威和其他3名听障孩子在手语老师的指挥下,潇洒自如地舞动着手中的细绳,将空竹高高抛起、稳稳接住,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2021年4月,刘希威和同学应邀参加了央视《幸福账单》节目,他们展现出的自信与力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自2017年接触抖空竹这门传统技艺,刘希威的生活又多了一抹色彩。从绕、摆、悬、抄、抛、绷等基本动作,到流星赶月、望月、高抛等各式花样,小小的空竹在刘希威手中上下翻飞,宛若翩翩起舞的快乐小精灵。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这个节目此前多次参加省市级演出,但是要登上央视舞台,只有娴熟的动作还远远不够。站姿要挺拔,表情要自信,动作要有美感,这样才能让表演更具感染力。
为了在两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进行展示,节目中除了集体动作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招式。在开头和结束部分还融入了武术动作,训练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刘希威和其他3名同学在教练张军和手语老师郭艳的带领下,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了集训。上午3个小时、下午1个半小时成了他们演出前练习的常态。
在沧县特殊教育中心教学楼前,张军做出示范,手语老师进行手语翻译,孩子们跟着一遍遍练习。有些动作难度比较大,容易出现失误,张军就画成图,放慢速度分步进行讲解。
学习动作要领时,刘希威仔细观察教练的一举一动,然后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遇到屡攻不下的动作,他就利用课余时间琢磨、练习,甚至连做梦都是集训的场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师生的全力配合,现场演出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而且成功拿到了“幸福账单”基金。节目录制完成后,张军为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刘希威脸上笑容无比灿烂。
刻纸作品多次
登上“学习强国”
“春节即将来临,冰墩墩和雪容融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大雪纷飞中翩翩起舞。雪姑娘也不甘落后,和冰墩墩、雪容融一起快乐地舞动,给冬奥健儿送去新年祝福。”
今年春节前夕,刘希威创作的刻纸作品《翩翩起舞迎新年》再次登上了“学习强国”。此前,他创作的《迎冬奥 京张行》《志愿服务》《中国梦 我的梦》等先后被“学习强国”省级和市级平台采用。
一张红纸,一柄刻刀,轻轻勾画、精雕细刻……不一会儿,一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小熊猫就出现在刘希威手中。2019年,学校开设了刻纸课,一下子就把刘希威吸引住了。课上,他积极学习剪纸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法;课下,同学们时常能看到刘希威拿着红纸和刻刀,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创作。
年终岁尾,村里的婶子、大娘总要找到刘希威,让他刻几幅喜庆的窗花贴起来。刘希威还把自己精心创作的刻纸作品作为礼物,送给空竹教练张军和来学校参观的客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沉浸于刻纸世界的刘希威,用一双巧手剪出了成长的快乐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用一幅幅精雕细琢的作品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
命运为刘希威关上了一扇门,他却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推开多彩生活的窗。他热心公益活动,和爱心组织一起去慰问贫困老人;疫情防控中,他主动请缨做小志愿者,和爸爸一起到村口执勤,为村里进行消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少先队员的责任和担当。他宛如一株向阳花,以乐观与自信在无声世界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