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4日
第05版:05

王长锁和他的“快乐模具”

本报通讯员 田志峰 本报记者 吕 坤

开栏话: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提出将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作为一项重要举措。

“专精特新”企业瞄准“缝隙市场”,建立竞争优势,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而“小巨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能有效疏通“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

目前,沧州市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锚定“专精特新”探秘成长故事》,探寻“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秘密,分享其成长故事,敬请关注。

【阅读提示】

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车身模具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汽车冲压模具之一,也是衡量“工业之母”水平的重要体现。

偏居一隅的泊头市兴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去年被工信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产品供应超90%的国内汽车一线品牌。

理解、热爱、专注、创新、持续突破自我……兴达的成功秘笈中,包含诸多关键词。

快乐是

“有多理解就能做多好”

王长锁穿着工装,认真地跟车间里的技术人员进行探讨。如果是不相识的人,很难想象他就是掌舵兴达的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兴达30年间突破了国内汽车模具的重重卡点,得以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并在2021年交上了出口额1260万美元的成绩单。

不出差、不开会的时候,王长锁就喜欢这样泡在车间里。“对模具,你有多理解,就能做多好。”他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心里,对待模具就像是与人相交,只有懂得才会热爱,只有理解才会做强,在热爱与成长中,会感受到莫大的快乐。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是人生之幸事,他的快乐模具理念感染着兴达的每一位员工。

不得不承认,王长锁对模具是有天然悟性的。

王长锁的父亲是做主模型颇有名气的技师,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模具有浓厚兴趣,毕业后到天津汽车模具厂,在父亲所在的生产车间里当了临时工,成为为数不多会看图纸的技术能手,年纪轻轻就成为车间骨干,独立完成些急难险重的任务。

1989年底,只身到北京闯荡的王长锁,已经能凭借过硬的技术,一年赚回两三万元。在捞得第一桶金之后,王长锁看到了行业的发展潜力,暗下决心,有机会要回家乡创办一家汽车模具企业,把它做大做强。

凡事预则立。1992年,经人推介,王长锁得到了一份汽车纵梁模具加工订单,他兴冲冲地从北京返回老家,在村里租下一间老屋。

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小作坊不同,王长锁从创业之初,从原材料采购、技术工艺方案、结构设计到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方面,都是按照天汽模的标准流程来完成的。

“专”与“精”贯穿了兴达蓬勃发展的30年。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不仅30年来从未做坏过一批订单,还因为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被选中为重大活动提供整车覆盖件。迄今为止,兴达已连续两次获得奔驰质量奖。

如今,兴达模具已覆盖90%以上的国内汽车一线品牌,与奔驰、大众、奥迪、福特、雷诺等国内外主流汽车制造公司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国内除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外最大的民营汽车模具企业。

快乐是

“勇于第一个‘吃螃蟹’”

兴达的发展,经历了“三级跳”。

2003年到2007年间,兴达奔走于国际知名模具企业,考察国内外研发中心,审时度势提出技术引领发展的思路。2004年在天津成立了模具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天汽模技术团队,并率先引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成功研发出大型内板和高强度钢板模具,实现“第一次飞跃”。

2008年,兴达坚持“技术引领发展”,与日本荻原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成立天津兴达荻原技术公司,引领性地提出全数字化的设计理念,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三维设计和模拟仿真技术,并坚持与国际顶尖公司合作交流,终于在2009年成功开发外覆盖件模具,使兴达模具技术在国内外达到领先水平,为走出国门打入国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兴达带来了“第二次飞跃”。

2013年,模具行业低迷,原材料、设备价格直线下降。兴达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测量设备20台套,建立高标准车间2万平方米,实现了在技术、设备、制造工艺方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高端外覆盖件模具成功开发,并实现出口,标志着兴达在中国模具行业进入第一梯队,由此给兴达带来了“第三次飞跃” 。

支撑这三次飞跃、让兴达敢于“吃螃蟹”的底气,不是引进的意大利、日本、西班牙、韩国等国的多台先进数控加工中心、高速铣、五面体等先进设备,而是30年来兴达打造的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团队,一批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掌握先进技术而又将兴达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品牌形象根植于心的人才队伍。

拼设备不如拼技术,拼技术不如拼人才。人才是兴达最大的财富。

兴达筑巢引凤、招才引智的步伐从未停止。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蕴博在兴达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公司投资3000万元购置实验设备,组建了17人的科研团队,累计申报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建设省汽车冲压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汽车冲压模具产业研究院;设立“汽车模具高端技术+创新团队”致力于研发高端模具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在提升常用材料品质和使用寿命的同时,使高端模具产品的寿命提高一倍以上,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兴达1680人的员工队伍中,研发人员占了308席,公司每年将年销售额的8%以上用于研发创新。

快乐是

“从不停止与自己较量”

非极致而不为。华为的品牌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王长锁。

“假若企业出现问题,我不认为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思维跟不上形势,技术和质量落后了。”王长锁说,好的企业就是从不停止与自己竞争,放眼世界才能天宽地阔。

当兴达还是籍籍无名之辈时,就开始了跟自己的较量。

兴达刚开始接国外订单时,一个件、两个件也不嫌少,为的就是向世界先进的模具企业学习并积极寻求合作。

2008年,昔日最大的日本模具公司资金出现问题,被王长锁的真诚打动,这家公司与兴达合作成立技术公司,这为兴达与奔驰、大众等国际汽车品牌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与德国开展全方位合作,王长锁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奔驰汽车对模具技术的要求,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准。

从德国聘请世界知名模具技术专家来公司做指导、对团队严格要求、加大研发力度。在兴达人的不懈努力下,兴达为奔驰做的模具首出合格率超过85%,得到专家好评。但兴达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标世界领先技术,向绿色、精密铸造的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兴达的7个分公司中,河北欧美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绿色制造项目,采用以铸代锻新工艺,生产的模具材料,作为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原材料,使产品品质整体有了很大提升。

目前,兴达的主要产品为高端外覆盖件模具,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原来一个车型模具开发周期为2至3年,现在兴达将其缩短至1年。节约外汇、降低成本、提速新车上市时间,兴达通过自主创新和不断的研发投入,支持国内汽车业发展。其产品还出口到美国、印度、印尼、越南、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2021年出口创汇约1260万美元。

近年来,兴达陆续攻克高强度板件、铝合金板件等冲压模具的设计生产,能够独立完成整车模具的开发、设计和制造,具备年产冲压模具3000套的生产能力。不断成长的兴达,荣获中国模具工业协会2018-2020年度“精模奖”二等奖,并在2021年荣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对于兴达的未来,王长锁胸有成竹:“不期望做多大,但一定要精益求精。”

2022-05-24 本报通讯员 田志峰 本报记者 吕 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7796.html 1 王长锁和他的“快乐模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