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祁凌霄)大运河保护离不开群众组织。近年来,我市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的作用,在大运河环保、绿化、服务、秩序维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大运河保护中的重要力量。随着大运河畔各种文化设施的陆续建成,到大运河畔观光休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之一,与此有关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5月29日上午,本期“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就以“保护大运河 志愿者在行动”为题,围绕志愿者如何有序开展工作、保护好大运河进行探讨。
本次访谈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南皮爱心协会、共青团南皮县团委等有关组织的负责人员。这些组织,多年来自动投入到大运河的保护中来,有的组织就大运河的保护,还专门制定了活动方案,重点、有序地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在爱心志愿者组织的带动下,许多群众加入到大运河保护的队伍中来,有些乡村群众还在大运河畔开展了绿化、定期清理垃圾等工作,受到国家级媒体和社会各界好评。
进入夏季,随着南川楼、朗吟楼、园博园等楼台园林的相继建成,大运河景观带也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游客。这就需要有序引导、扩大宣传,唤起人们自觉保护大运河的意识,自动维护大运河环境。对此,爱心志愿者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大运河即将实现全线通航,结合绿化、保持堤岸水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此,爱心志愿者们有哪些尝试和建议?大运河的保护是多方面的,作为民间志愿队伍,针对各种问题或隐患,采取了哪些措施?人们热爱大运河,但保护大运河联合起来才有力量。怎样凝聚这股力量,更好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将在访谈中展开探讨,欢迎热心读者互动讨论。
时 间:29日9点
电 话:1883378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