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4日
第06版:06

难得的文字享受

——读李春雷和《李春雷短篇报告文学精选》

高 峰

知道李春雷,是20年前读了《宝山》;认识李春雷,是14年前,他送我《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摇着轮椅上北大》。后来,又送我《木棉花开》。欣赏他的才华,更欣赏他的人品。

李春雷给我的印象很好。中等身材,典型的北方美男子。浑厚而动听的男中音,人缘极佳的谦谦君子。才华横溢却不张扬,总是让我倍加推崇。一直认为,他有一点“生不逢时”:如果在纸质媒介容易被关注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作品可与人们耳熟能详的任何一部报告文学经典媲美;他的名字,一定享誉华夏家喻户晓。

30岁出头,长篇处女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问世了。虽然由于某些因素没有及时出版,但却成就了一段佳话:初出茅庐的河北毛头小伙儿,背着四部书稿,两眼一抹黑,惴惴不安地走进四家国家级出版社。放下书稿时,面对“这书如果出版你能销多少本”的询问,他无法回答,面对公事公办的冷漠,他的心有一些凉。所以,当天就返回了邯郸。两天后,四家出版社几乎同时给他打电话,一改当时态度,声称作品如何好如何震撼,决定出版。一部书稿同时受到四家国家级出版社的肯定,和两天前的遭遇冰火两重天,李春雷“甜蜜地苦恼着”。

我始终认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既是李春雷的长篇处女作、成名作,更是他的长篇代表作。读过的朋友,共同的感受,如同读武侠小说,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著名评论家曾镇南先生评价:“已经有很久读不到像这样反映共和国当代工业发展和描写这一人群拼搏奋争的有分量的作品了。”“像这样鸿篇巨制中材料组织大开大阖、任意纵横、行文似流水、笔意无拘束的写法,实不多见。”

对于李春雷的另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宝山》,评论家李炳银这样说:“原来难以驾驭的工业题材在作者的笔下,竟如此生动形象,鲜活逼真,让人时时鼻酸眼辣,情有所动。该作品气势宏大,视野宽阔,思想深邃,文笔精美,堪称当代纪实文学的一部史诗性的佳作。”

因为《宝山》,因为此后的一系列作品,李春雷成为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作家,也是新世纪以来唯一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还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的获奖作家。

近年来,李春雷潜心短篇报告文学创作,取得突出成就,被公认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手头这部“精选”,便是明证。里面有曾经被数百家乃至上千家报刊选载和连载的《木棉花开》和《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有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报告文学奖的《夜宿棚花村》,有风靡全国校园、被近百所中小学推荐为阅读书目的《摇着轮椅上北大》,有近年来发表于《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的短篇报告文学。他至今已发表长篇报告文学20多部、中短篇报告文学200多篇,是唯一一位以短篇报告文学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

李春雷的短篇,读者叫好,评论家叫好,报刊总编辑叫好,奖项评委会叫好。

《索南的高原》,荣获第一届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词为:非常富有个性眼光和文学艺术的感染力量,在众多的抗震救灾题材文学作品中,《索南的高原》是在精简中表现出真实丰富内容的稀有佳作。

《党参沟纪事》在《人民日报》刊发时,总编辑李宝善曾经批示:一口气读完这篇报告文学,可以确认的是,这是到《人民日报》几个月来审读中读到的最好的报告文学。细细想来,也是多年来读到的最好一篇。文学性、思想性俱佳,是其成功的原因,特别是文学性。这些年,多数报告文学作品缺的就是文学性。

无独有偶,《乡村的笑靥》在《光明日报》刊发时,总编辑苟天林先生审定后,仍觉得意犹未尽,在报纸大样上批示:报告文学及时、真切、感人。感谢春雷同志向本报赐稿,感谢作者的深情、笔力。

对李春雷的系列精短报告文学创作,有的评论家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有的称作者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希望”,有的认为作者是“继徐迟等前辈之后报告文学界后起之秀中最闪亮的一颗新星”。

我一直认为,对李春雷的报告文学作品所有的评价,是恰当精准的;李春雷和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坛的奇迹,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希望;读李春雷的作品,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让所有对文学和报告文学失望的人,精神为之一振,信心满满。

2022-06-24 ——读李春雷和《李春雷短篇报告文学精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185.html 1 难得的文字享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