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一缕红光透过玻璃窗,照亮了长长的楼道。任丘永丰路街道办事处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了。党政办主任王润生踏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图书室,在上班之前,他习惯看会儿书,在书中汲取力量,就会觉得一天都神清气爽。
这是永丰路街道办事处很多职工的习惯,读书已然成了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如甘露沁心,如春风拂面。
图书室微课堂
搭建“双向”读书平台
“春雨润物,静中求知”。说起这几年街办处的读书氛围,党工委书记杨建峰眼里闪着光,饶有兴趣地讲起了大家读书的乐趣和收获。
近年来,街办处打造了“党建微课堂”“支部书记大讲堂”“十五米志愿服务圈队长讲堂”等一系列读书学习活动品牌,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切实增强了全民阅读的“引领力”,让浓厚书香飘洒在机关的每个角落。
步入街办处图书室,温馨明亮、典藏云集。杨建峰说,图书室现拥有藏书2000余册,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制定管理制度,免费向干部职工开放、记录借阅和健全档案。图书室根据不同书目特点和阅读需要,设有“退役军人”“党史”“妇女儿童”等专栏。
最有意思的还属机关“微课堂”。他们创新“以讲促学”新形式,每天利用下午30分钟的时间,由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党支部书记担任主讲,上讲台分享读书感悟。课堂主题涵盖党的理论政策、基层业务知识、高效工作经验等,多角度覆盖基层干部学习需求的各个方面。他们认真准备、撰写手稿,在“备课”中巩固学习成果,由“被动听”到“主动讲”,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党建办科员任秋培是位年轻干部,对读书学习的作用深有体会。她说,在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基层干部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解疑释惑、积累知识;要自觉读、时常读、带动读,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才能不断提升工作本领。
多元阅读形式
织密学习网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是时代的需要。永丰路街办处不断丰富学习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
办事处党工委宣传委员李文婷活泼开朗,宣传工作更是做得扎实生动。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延伸读书触角,让学习更有趣。街道领导班子每月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至少一次,成立街道班子成员读书班,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每周固定开展集体学习,并由街道领导班子带头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七一精神专题党课”等宣讲学习活动,这让李文婷收获颇丰。读书,特别是学习理论文章,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有效的吸收,真正能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他们还结合理论宣讲、主题党日等活动,邀请专家走进机关进行宣讲,开展政策解读、工作经验分享等培训。策划举办了《民法典》解读活动、积极分子培训活动、村干部党史教育、机关业务培训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个人修为和职业修养。
丰富活动内容
让更多人爱上读书
读书是长期的积累,读书习惯也是长期培养的结果。街办处引导党员干部用好“学习强国”平台,督促党员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同时组建“掌上课堂”理论学习微信群,结合形势变化和业务需要,制定“推荐书目”,包括党章党规等“规定书目”以及文化、科技等多个类别的“自选书目”,织密学习教育矩阵,切实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日积月累渗透”的学习风尚。同时,在机关和各村、社区开展了党史阅读沙龙活动,组织干部阅读“四史”并记录学习笔记,并对阅读笔记进行“晾晒展评”,评选出了15名优秀笔记典型。
他们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观看《长津湖》等电影,带领大家感悟革命精神,感受精神洗礼,激发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不断完善“自学+研学”“讲授+体会”“实景+沉浸”的学习体系。
不只是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们读书,街办处还组织辖区居民们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丰富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居民郑保社深感读书的好处。他说,近年来,社区“多读书、爱学习、喜写作”的风气渐浓,小区建起了书法室、图书室,居民捐书1500册,在小区广场又建起了50米的文化长廊。除了居委会经常组织开展书画、演讲、亲子阅读、唱红歌等活动外,小区居民自身的读书兴趣也很浓厚。有的居民义务教儿童学书法、有的老年人带着孩子们到图书室看书、有的居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诗歌等。每每空闲的时候,他愿意把所有的时间与书共享,还书写了一本红色革命书籍。他经常为小区居民、办事处党员们讲红色故事,带动更多人爱上读书,尽情享受人生中的“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