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明智,读书催人奋进,读书能改变命运。我喜欢读书,书香为我播种了希望。
初中时,正值红色文化类书籍盛行,我时常购买。为了买到喜欢的书,我省吃俭用,把母亲给的零花钱全都攒了下来。母亲知道我喜欢读书,有时,从鸡窝里掏出鸡蛋卖了换钱,让我拿去买书。两三年下来,我买了百余本书。
那时,学习不太紧张,作业也不多。许多书,像《战火中的青春》《红岩》《小兵张嘎》《林海雪原》《夜幕下的哈尔滨》,还有《黎明前的黑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都是我在初中时读的。书中英雄人物的故事令我心潮澎湃,激励着我,学起习来也有劲头。读这些书,培养了我坚韧顽强的品格。
看连环画时,我不止看画面,还仔细阅读画面的文字解说。看完一本后,我基本上能把内容背诵下来。尤其是《一支驳壳枪》《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连环画的画面与内容,至今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高中时,我的阅读领域逐渐扩大,而且每当看到书里优美的语句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摘抄下来。那时,阅读、摘抄和背诵是我的精神享受。半年多,就写满了几个摘抄本。同时,我还有日记本和作文本,每当听到或亲身经历了有意义的事情时,我就记录下来。这些都为我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高中毕业后,我在生产队参加劳动。队长担心我干不了重活儿,就让我去看玉米地。每天虽然早出晚归,但能一边守护玉米,一边读书,那段时光,惬意又幸福。
后来,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读书、看报、写作,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家有两个大书橱,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它们被我像宝贝般地仔细保存着。每天早上起床或午饭后读书、看报,已经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
我喜欢读诗歌、写诗歌。阅读古典诗词,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阅读现代诗歌,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我自费订阅了《诗刊》《星星诗刊》等。读诗、写诗,也成了我的精神享受。
耳濡目染,我的儿子也喜欢读书与练笔。儿子说他已经看了几遍《三国演义》,我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他能将一些故事情节原原本本地背下来时,我才深信不疑,高兴地夸赞了他一番。儿子擅长写小说和散文,他写的10来篇作品相继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3篇作品还荣获了国家级大奖。
改革开放后,城乡的巨大变化打动了我。我拿起笔,写下一系列歌颂城乡变化的诗篇。诗歌《致敬英雄 我心向党》《美丽的中国成了人间天堂》《新时代的好榜样于天瑞》被选入全国中小学生朗诵读本,多次获得全国诗歌散文征文活动的奖项。
从参加教学工作到现在,我一直保持着写作的习惯。随着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作品也陆续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我还被一些报刊聘为特约编辑、特约撰稿人,多次被评为知名报刊的优秀通讯员。尤其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写作更加便捷与得心应手,我发表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得益于日积月累的阅读。
我读书与写作的经历,充分证明了阅读、积累与练笔的重要性。读书是提高认识、提升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
多读书、读好书、多练笔,坚持不懈,思想与认知水平就能得到很快提高。置身于书林之中,陶醉于沁人的书香,是多么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