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体育器材“强身健体”
近日,位于海兴县的河北宏康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篮球架。在经过焊接、除锈、喷涂、固化、冷却等环节后,篮球架就可以进行拼装了。
公司生产的电动折叠篮球架、电动悬挂篮球架、赛事篮球架等10余种不同规格的篮球架,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3500万元,同比增长13.5%。
宏康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体育器材公司,拥有专利30余项,多个产品获国际篮联、国际羽联、国际田联等国际机构认证。近年来,公司引进了激光切割机、注塑机、吹塑机、数控车床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精准度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在海兴,像宏康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扎根体育器材产业,进行差异化科技创新和市场挖掘。如今,海兴已成为中国北方知名体育器材产业基地,正依托天津科技大学建立沧州体育器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科研与产业融合,并大力推动自动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
日前,以“工赋园区 数智未来”为主题的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沧州站),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工业互联网+数智园区”的方式,推动工业互联网政策、网络、标识、平台、安全、资源、应用七大要素向园区、产业集群落地普及,以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为传统制造业赋能,助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实现“智改数转”。
活动中,中国电信沧州分公司与港城产业园区签订共创示范园区协议,并与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沧港数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黄骅港泰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华伦线缆有限公司、泊头市金键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7家企业签订共建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协议。协议的签订,对统筹沧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安全、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壮大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着力打造“链主企业”
以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已同集群内5个以上本地市场主体开展协作配套的企业为重点,着力打造2至3家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产业链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做好涉企惠企政策落实,多渠道保障用能、用工、融资和物流运输等需求,帮助企业逐步提升在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力、产业链上的带动力、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快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培育“领跑者”企业、入园升规技改等措施,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比如对“领跑者”企业开展上市培训,对管道装备、化工等特色集群上市基础较好的领跑企业重点突破,形成示范。为领跑企业提供定制化、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开展产融对接,联合金融机构走进特色产业集群,因群施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信贷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做好“领跑者”企业产品需求清单发布,定期收集集群中小企业配套产品供给清单,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供需对接,推动域内配套企业深度合作。鼓励领跑企业针对性召开集群行业协调会、跨行业对接会,加强大中小企业信息沟通,实现供需双方线下对接,提升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