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8日
第06版:06

王永峰烈士: 一场战斗 七次立功

杨静然

60岁的王恒旺,闲暇时总会拿出3张立功证书看一看,它们同属一人——王恒旺的叔叔王永峰。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的文字也有些模糊,但依然无法抹去他对叔叔的怀念。他说,叔叔21岁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但他的英雄事迹依然在闪光。

追随王恒旺的回忆,我们看到了一位英雄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参军报国

1931年9月18日,王永峰出生在泊头市董敬屯村。年少时,受几个哥哥的影响,他参加了村里的抗日小学,农闲空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并秘密参加了儿童团。他年龄虽小却机敏勇敢,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多次任务。

后来,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华北地区各个分散的县大队、区小队等全部编入正规军,王永峰也实现了参军报国的梦想。

1947年6月,王永峰所在部队参加了第一次保北战役。虽然腿部受伤,但他还是因作战英勇受到了连长的表扬。10月,王永峰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解放元氏县的战役。3次战役合称为“青石元战役”。

石家庄战役结束后没几天,解放军就展开了对元氏县城的围攻。王永峰所在连接受了挖掘破城坑道的任务。

“叔叔在平原上长大,抗战时在老家就挖过不少地道,他知道挖坑道的技巧。”王恒旺说,经过7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9条主辅破城坑道。在总结战况的表彰大会上,部队首长为王永峰记大功一次,并提拔他为副排长。

屡立战功

1948年1月,王永峰随部队从石家庄到满城,参加了解放保定西北几个县的战斗。后来,又转战察哈尔,参加解放张家口、宣化的战斗。

在9月30日的察绥战役攻克崇礼的战斗中,王永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转战千里,王永峰参加过数十次战斗,受到了部队首长的好评。1949年2月,王永峰所在部队改编。改编前,首长对一年来的战斗成果进行总结,对立功人员进行了通报表彰奖励。2月27日,野战三兵团第六纵队第十七旅旅长徐德操、政委李致远、副旅长李得才、政治委员白玉刚集体签发了立功喜报——王永峰在清石元西进战斗中立功7次,特予通报表彰。喜报寄到了其老家董敬屯。后来,这张喜报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并收藏。

“杳无音信多年,家人终于有了他的消息,还得知他屡立战功,非常骄傲。”王恒旺说。

太原战役后,王永峰随68军进驻天津、唐山一带,担任保卫海防的任务。

出国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时,王永峰觉得自己一直叫的是小名王振堂,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他就找到营长,说想改个名字,既能按家谱的辈分,又想有革命气势和意义。营长想了想说:“叫王永峰怎么样?”王永峰一听,欣然同意。

1951年的6月19日,王永峰随部队进入朝鲜东线战场。当时,敌人占据的高地因该高地有5个山头,又称五峰山。这里西临北汉江,东北面与志愿军的防御阵地相对峙,也是敌人向志愿军防线内延伸的突出点和重要支撑点。上级决心攻克这个阵地,拔掉这颗钉子。9月28日,一番周密安排后,他们向敌人发起总攻。密集的枪炮阻挡了他们前进,我军一次次冲锋都被敌人的火力压制下去。王永峰瞅准机会朝敌人射击,趁此机会,他和战友们跳出了坑道。就在他冲锋向前时,敌人一枪朝王永峰打了过来,他捂着胸口倒了下去,英勇牺牲,年仅21岁。

王永峰的事,家人一直不敢提起,王恒旺的父亲去世前,才向儿子讲述了弟弟的故事,并把珍藏多年的立功喜报交到了他的手上。

为了了解叔叔当年的事迹,王恒旺多方查阅资料,访问王永峰原部队的战友、首长,终于还原了叔叔的革命轨迹。“在硝烟弥漫的年代,叔叔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他是真正的英雄。”他说。

2023-08-08 杨静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0237.html 1 王永峰烈士: 一场战斗 七次立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