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要停留3个月,华为公司就可能从历史上被抹去。”华为以一部手机宣告强势回血,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磅出击,但任正非的一番内部讲话,仍然警醒华为员工保持自我批判、保持自我革新。
身处竞争激烈的芯片领域,华为对市场风吹草动感受深切,对创新倍感迫切。
对于很多制造企业来说,也需要对创新保持敏感,毕竟市场冷暖会快速通过链条传导到企业。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企业唯有以创新应变。
企业创新,可充分利用创新链上的相关资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纷纷入驻沧州,为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产业要发展,需要多维度创新,既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守正创新,也需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优良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企业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服务、政策的支持。营商环境的优化革新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牵一发动全身,需要专业人士或第三方机构出谋划策。
立足协同创新,沧州积极引进了一些研发机构,不仅在企业层面给予技术指导,也在产业政策层面提供专业建议。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河间以来,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检测认证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在提高产品合格率、规范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获得了企业认可。
此外,研究院还为政府部门开展咨询论证服务。
河间有几百家再制造企业,如何服务、布局,以及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研究院立足专业优势,为政府部门提供产业发展咨询论证和顶层规划服务。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每年给工信部、发改委作政策咨询,还联合省政府研究室作了题为“双碳背景下培育河北再制造业新引擎”的咨询报告。
创新驱动深入人心。眼下,我市各地积极对接京津科研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方面的支撑,并在宏观层面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支持传统产业以新应变,夯实在供应链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