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洋 通讯员高艳瑞 胡祝源)日前,位于沧州经济开发区的兴业路小学10余名师生代表,受邀前往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参加“金色阳光科技节”活动,观摩科学教育课堂,并展示了“飞翔的蝴蝶”“月相演示盒”等多件学生科技作品,受到北京师生的认可。
今年8月,两所学校举行了京津冀手拉手共建校签约仪式,将共享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受垂杨柳中心小学“全接纳,慢引导”教育理念影响,兴业路小学改变教学模式,加大对学生创新实践潜力的挖掘力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今年以来,沧州经济开发区不断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充实自身教育资源,兴业路小学、开发区第一幼儿园等一批学校相继投入使用。为加快推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各校办学治校水平,沧州经济开发区多次组织教育工作者前往北京、天津等地,考察洽谈优质名校,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开展校校合作、校地合作。在此基础上,沧州经济开发区今年分批次组织了12名中小学校优秀学科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等学校,集中研修、跟岗学习。
既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今年上半年,沧州经济开发区整合辖区教育资源,采取“兴业路小学+风化店小学+小园小学”的联合办学模式,在对接京津教育资源方面,三校统一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暑假期间,邀请北京学校多名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交流。
据统计,今年以来,沧州经济开发区近200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接京津学校进行“充电”,一批京津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式在开发区落地。沧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继续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和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引进京津冀等周边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