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兴县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着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找准干部教育的“支点”,撬动其政治性、实效性、多样性“三个属性”,真正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找准“出发点”
撬动教育培训的“政治性”
坚持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培训这个首要任务,采取“集中学、分散学、自主学、讲授学”的方式,举办主题培训班20余期,引导广大干部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把红色教育融入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组织观看《上甘岭》《长津湖》等红色影片,深入拓展“重走红军路、倾听红军故事”等体验式教育模式,组织各单位干部到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小山(冀鲁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小山惨案纪念碑、曹庄子烈士陵园等红色现场教学点,开展“忆苦思甜”“缅怀先烈”等政治教育活动10余场次,先后培训党员干部达1万余人次,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将政治信仰融入内心深处、化为行动自觉。
紧盯“关键点”
撬动培训内容的“实效性”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干部特点做到按需培训,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确定培训课题和培训对象。注重以学员需求为导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日常了解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干部内心想法、知识结构、长处短板,广泛收集1000余份干部培训意见,使授课内容对口对味。建强骨干教师队伍,挑选理论功底深厚、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50余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纳入师资库,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鼓励探索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力争培到关键处、训到点子上,有成效、出成绩。
找准“切入点”
撬动培训方法的“多样性”
立足工作实际,采取“课堂+实践”“学习+研讨”“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样化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创新开展体验式培训,在各类培训主体班次中开展“责任、忠诚”等不同主题的体验课程8次,组织干部在情景体验中加强互动交流,提升思想认识。每月精心打造“奋进海兴大讲堂”系列培训,邀请国内先进地区著名专家学者来海兴授课,强化全县400余名科级干部理论武装。先后选派35名优秀干部到苏州、泰州等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先进经验,在实践锻炼中吸纳经验、磨砺本领。将网络学习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用好河北干部网络学院这一优质学习平台,创新采用“必修+选修”“指定学习+自由参班”培训形式,有针对性地搭建乡村振兴战略应急管理、法治思维、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等重点网络学习专题班次2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