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5日
第06版:06

乡村亲子游 不妨“深一度”

■ 梦 鹤

夏日,微风和煦,花红柳绿。田野里,阳光穿透树梢,让人身心舒畅。

这段时间,市区周边的采摘园、生态园,每到周末都人气十足。欣赏田园风光,在清脆鸟鸣中野餐、畅聊,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而言,都是难得的放松。

但走访多地,记者发现,在向休闲农旅产业发展时,这些农业经营主体多靠出租野餐场地、采摘果蔬等吸引亲子家庭亲近大自然,而开展农耕研学活动、通过“田园学堂”科普农业知识的却不多。

其实,在“售卖”田园风光的同时,有意来休闲农旅领域分杯“羹”的农业经营主体,不妨多在深度乡村亲子游上下些功夫。

当前,或因为自己忙于学业,或因父母已经脱离农业生产,不少孩子从未接触过农事劳作,以致五谷不分。一些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意带孩子走进田间地头,对农耕研学和农事体验有需求的家庭逐渐增多。如果农业经营主体把亲子游玩需求和时令农事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通过有趣味的互动增加体验感,让亲子家庭对田间地头多一份眷恋,还能培养起孩子们对农业的认识与热爱,使之在“田园学堂”中知农时、懂农事,了解农业生产。

乡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农耕研学和农事体验,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万物生长规律和基本耕种技能,体验农耕的艰辛,切身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知晓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一年四季的自然规律,将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科普,还能让孩子们感受每个节气的独特魅力,通过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生产,激发孩子们学习农业及相关生物知识的兴趣。

可以说,培养孩子的“农耕情结”,不只让孩子们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走心体会,还能在劳动实践中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希望各农业经营主体多多创新,打造别具匠心的“田园学堂”,为孩子们补上农业实践的生动一课。

2024-06-05 乡村亲子游 不妨“深一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0113.html 1 ■ 梦 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