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5日
第06版:06

弘扬传统美德 践行立德树人

李彦菊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优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智慧。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与魅力,在弘扬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从教学出发 遵循相关教育原则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能照搬书本、生硬说教,要遵循生本化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从学生群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还要遵循时代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长效性原则。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日常管理的常抓不懈,使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的本能,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不断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格。

创新教学方法 浓厚学习氛围

在现实的传统美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用灌输的方式讲授相关内容,学生只能粗浅了解传统美德相关知识,往往对内涵领悟不深。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人文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德育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建设,不仅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行习惯,还能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让学校教育更具有感染力。例如,具有文化内涵的墙面文案、走廊中悬挂的古典书画,乃至校园的山、水、园林、路面,都能设计得富有古韵。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戏剧节、汉字文化节、诗歌节、读书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讲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从社会出发 丰富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传统美德、深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各种比赛、研学参观、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如参观荣军院,听革命英雄讲战斗故事,体会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聆听英模人物讲座,感受英模的人格魅力,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打下基础;参观图书馆、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变迁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开展“学雷锋日”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

(作者系沧州市运河区实验小学教师)

2024-08-05 李彦菊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289.html 1 弘扬传统美德 践行立德树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