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1日
第03版:03

吴桥未奇合作社:

百果园带火采摘游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方秋晨

▲樊风霞采摘蟠桃 ▶合作社养殖的肉牛

多年来,吴桥县未奇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樊风霞不断引进新品种、精进管理技术,不仅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百果园,还带火了采摘游——

开辟特色种植路

近日,记者走进吴桥县未奇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看到树上的蟠桃不仅个头不大,外表还不出众。有些蟠桃上甚至还有裂痕,如同结了疤一样。

但是即便桃子长成这样,人们的采摘热情依旧不减。几位游客穿梭在桃林里,不一会儿,便摘了好几兜桃子。

“这是我家有名的开口裂油蟠桃,我们都叫它‘丑蟠’。‘丑蟠’虽然长得丑,但是甜度高,游客们和幸福院的老人们都喜欢吃。”樊风霞说。

合作社周边的农户多种植大田作物,少有种植果树的。樊风霞为何想到打造这么一片果园?

“这些年,我们这个合作社相继流转了不少土地,以种大田作物为主。从2014年,我开始经营一家幸福院,为老人们提供养老服务,并在自己的地里种蔬菜、养畜禽来丰富老人们的餐桌。后来,便想到也种些果树,让老人们吃上新鲜的水果。”樊风霞说,最初,她也没想要打造果园,只想着种点儿老人们爱吃的水果,哄他们开心。当时,她就种了六七十棵苹果树。后来,樊风霞到山东考察才发现,可以种植的果树尤其是桃树的品种那么多。

在山东开了眼界的樊风霞,就这样开启了特色果品种植路。

蜜桃、白桃、油桃、蟠桃、寿桃、雪桃……樊风霞只要听到有不错的桃果品种,就买来树苗,栽到果园里。渐渐地,桃园的规模不断壮大,不仅包括多个特色品种,还发展到50多亩地。随着品种的丰富,桃子的收获期也变长了。现在,合作社的桃子从5月底便开始上市,能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

樊风霞将种植果树的“小集”赶成了“大集”,不仅让幸福院的老人们吃上了新鲜水果,还让周边的村民也享了口福。

“春末夏初,露天种植能上市的果品比较少。不少人吃腻了苹果、橘子,想换个口味。我们这儿的桃子上市早,给大伙儿解了馋。品种多了,也给大伙儿提供了更多选择。有些人不爱吃带毛的桃子,专门来买油桃,还有的人就喜欢吃蟠桃。”由于周边村子里种果树的农户不多,合作社这独一份的“新鲜”,便在口口相传间成了特色,还因此延伸出了采摘游。

种养结合产好果

大伙儿愿意到吴桥县未奇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采摘桃子,除了与这里的品种多有关,还因为果品的口感好。

“大伙儿吃我这儿的桃,尝到的都是自然的甜味儿。”樊风霞说,桃子好吃,离不开合作社探索的种养结合模式。

记者随樊风霞走进果园旁边的养殖场,看到几十头肉牛正在悠闲地吃草。一旁,樊风霞的爱人正在认真地清理牛粪。

“我们将这些牛粪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发酵、腐熟处理,制作出有机肥施还到果园里,养殖场不用为牛粪的处理发愁,我们也不用给果园施化肥。连年向果园的土壤施还有机肥,不仅能起到追肥的作用,让果树越长越好,还能增加土壤里的有机质,提升果品品质。”樊风霞说。

除了养殖肉牛外,合作社还养殖了一些羊和猪。这些牲畜的粪便,同样会被还田,为果树提供营养。

“每年,都会剩下一些品相不好或有虫眼的桃子。有时,天气不好刮起大风,也会吹落一部分果实。这些果子也不会被浪费,用来喂猪,也是不错的加餐。”樊风霞说,这样一来,不仅能通过种养结合来提升果品品质、节省成本,还形成了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

在注重施还有机肥的同时,樊风霞还不断提高管理技术。

记者走在果园中,看到不仅果树上枝叶葱翠,果树下的草地同样繁茂。

“夏季雨水多,杂草长得快。前几天,我们刚用割草机除了一遍草,没多长时间,草又长起来了。”樊风霞笑着说道。

坚持用割草机除草,是樊风霞找到的提高果实品质的好方法之一。“我们使用割草机除草,不伤害杂草的根系,能让果园的土壤保持疏松。将粉碎的杂草施还到果园里,还能起到保墒的作用。这些杂草腐烂后,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不断丰富的百果园

随着管理技术的精进,樊风霞打造特色果园的热情愈发高涨。

在果园的另一侧,与枝叶繁茂的桃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棵棵枝叶相对稀疏的梨树。

“这是早酥红梨树。我听说早酥红梨好吃,就专门买来树苗,栽了几十亩。”不仅如此,樊风霞还引进了新梨7号和秋月梨等多种特色梨果,让梨果的采摘期也能持续两三个月。

继续壮大新、奇、特的果品队伍,樊风霞还让西梅树和樱桃树在果园里“安家”。

“西梅树并不娇气,能适应咱这儿的土壤和气候。管理西梅树比较简单,不用疏果,只在春天剪一回枝就行,比管理桃树省心。”樊风霞说。

不过,樱桃树没那么好伺候,来到果园后总闹“脾气”。今年,樱桃树就没怎么挂果。对此,樊风霞并不气馁。

“明年,我们要向种植经验丰富的专家请教,争取让大家吃上本地产的大樱桃。”她说。

樊风霞不断扩大果园的种植规模,并没有一味求新,还把目光瞄向了一些老品种。

“我们种水果,一定是自己觉得好吃,才大规模种植,再推荐大伙儿采摘。”想到老品种的“国光”苹果好吃,她就想办法寻找树苗。最终,樊风霞托亲戚从山里弄来一些树苗,移栽到自己的果园里。

“苹果耐储存,秋天摘下后,能放到春节前后。‘国光’苹果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大伙儿都说好吃。”樊风霞说。

这些年,在樊风霞的精心打理下,合作社的果园从10多亩地扩大到了100多亩,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百果园。每到水果上市时节,不少住在吴桥县城的市民来这里采摘水果,还有人专门从德州开车过来,品尝美味鲜果。

“前几天,我去秦皇岛市的农业种植基地学习,看到当地农户种植的栗子、软枣猕猴桃和无花果都不错。明年,我也要引进这些品种的树苗,为大伙儿提供更多的采摘选择。”樊风霞说。

2024-09-01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方秋晨 吴桥未奇合作社: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9164.html 1 百果园带火采摘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