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康 宁
长假结束,人们结束悠闲舒适的假期生活,回到日常紧张的工作状态中。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惯性,不少人出现倦怠不适的症状。如何尽快回归?专家为你支招。
清淡饮食
缓解肠胃不适
节日里,亲朋欢聚,大吃大喝,不醉不归……各种聚会似乎成了不少人假期的“标配”。
“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好不容易放个长假,亲朋好友自然要多聚聚,喝酒也就免不了。”小张说,每次聚会后,他的胃总要难受几天。
“假日期间,是胃肠疾病的高发阶段。”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卫民说,近期接诊的患者,多因饮食过于油腻或饮酒过量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疾病症状。
也有人假期吃多了,上班后突击减肥、不吃东西。“这种做法也不可取,易伤胃肠,可适当吃些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李卫民说。
“长假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李卫民提醒。
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可适当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每天一瓶酸奶,同时多按摩肚子,帮助消化。近期天气多变,李卫民建议市民注意保暖,避免肠胃受凉。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调整生物钟
“7天假期,有5天是凌晨2点后才睡、中午才起床的。”市民李先生说,假期里,他追剧、打游戏、旅行,经常一不留神就熬到后半夜了。
不少人节假日会熬夜,再加上路途奔波,生物钟被打乱。李卫民说,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比如会使人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节后要及时调整作息,晚上最好不在床上玩手机,早睡早起。”李卫民说。
“假期我倒是没熬夜,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宅着,也没怎么运动。”“90后”小吴说,在家就是玩手机,有时候睡了一天还是感觉很疲惫。
李卫民说,人们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气血运行会变慢,营养物质到达身体各部分的速度也相应减慢。节后,要适当动起来,比如进行跑步、打球等有氧运动。
工作量化
应对节后疲惫
“感觉还没玩儿够,真不想上班啊!”……一提到上班,不少上班族就心情烦躁,有的还出现身体不适。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理门诊主任韩庆林表示,假期里,大部分人处于放松状态,生活规律被打乱,尤其很多年轻人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长假结束回到工作环境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身心,从而出现身体不适,如疲惫、心里烦躁、恐惧上班等问题。
“调整生物钟,注意劳逸结合,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并且提前做好工作计划,让身心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韩庆林说,工作量化是应对焦虑的好办法:明确每天的任务,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对工作要积极应对,如果身边有消极怠工的人,尽量不要在一起,避免相互“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