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欣 赵县人民医院
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因素导致体温异常的风险,如手术室环境温度、麻醉作用、手术暴露时间等。体温异常(低体温或高体温)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低体温可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增加术后感染几率、延长住院时间等;而高体温可能是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表现,同样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保障患者体温正常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不仅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更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
一、术前预防措施
术前对患者体温正常的保障是整个手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开端。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年龄因素影响显著,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变弱。同时,身体状况不佳或存在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患者也可能有体温调节异常的风险。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做好预案。调节手术室温湿度也极为关键,21 - 25℃的温度和30% - 60%的湿度,能够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热量散失或不适。健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当患者了解体温保护的意义后,紧张情绪会得到缓解。紧张时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可能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沟通可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影响,为术中体温稳定做好铺垫。
二、术中保护措施
术中是保障患者体温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加强体温监测,实时掌握体温变化。另一方面,积极采用保暖设备。被动保暖,用保暖毛毯、保温被覆盖患者非手术部位。主动保暖,可使用加温毯、温热空气对流装置等。并且要注意对术中使用的液体和血液制品进行加温,像冲洗液、输液等,避免低温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带走热量。还要尽量减少患者手术暴露时间和面积,降低热量散失速度。
三、术后维护措施
术后也不能忽视患者的体温保护。在转运患者过程中,使用保暖设备继续维持体温,如转运途中的保温被覆盖。到达术后恢复室后,持续进行体温监测,确保体温稳定。如果发现体温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体温过低时增加保暖措施或采用复温设备。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其他生命体征,因为体温异常可能伴随其他潜在问题,全面保障患者术后的身体状态稳定,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手术室护理中,保障患者体温正常是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从术前的细致评估与环境准备,到术中的全方位体温监测与保暖措施,再到术后的精心维护,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意识与技能,将体温保护贯穿手术护理的始终,从而减少患者并发症,提升患者舒适度,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